——大通县桥头镇从严从实提升疫情防控质效
当前,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,为切实筑牢“外防输入”防线,严防输入性、聚集性、关联性感染风险,织细织密疫情防控网,提升疫情防控工作质效,大通县桥头镇充分调动村、社区积极性,持续构建服务链、先锋链、责任链、导向链,“四链合一”打造闭环管理“新引擎”,统筹推动疫情防控工作见实效。
按格设岗、明确任务,打通“服务链”。桥头镇各村(社区)坚持以网格化防控为主体,坚持“一人一网格”的总体原则,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,细化工作责任,实化防控措施,构建镇、村(社区)、村组(家属楼院)三级管理防控网络体系,每日走访服务居家隔离、健康监测人员,落实防控措施,抓紧抓实各项工作。22个村11个社区387名网格员奔波在疫情防控一线,下沉疫情防控服务点参与值班值守,对入村、小区楼院、居民区群众查验行程码、健康码,测量体温并做登记,按照“全方位、无死角、不留白”的原则,对所属网格区域、人员进行全面摸排、登记,确保疫情宣传全覆盖、防控工作无死角,推动网格化防控管理精细化、人性化。
创新机制、科技助力,打造“先锋链”。为破解镇域小区多、人员结构复杂、摸排工作量大、“人防”困难重重的问题,桥头镇社区、物业、居民三方联动,“人防+技防”统筹发力,在11个社区创新制作“线上无接触”小程序,由辖区居民自主申报、社区工作人员及时电话跟进,完成跟踪登记工作。“线上无接触”小程序上线运营后,为居民提供了极大便利,也减少了接触风险,成功实现“点对点”“背靠背”的信息报送,省时省力。本着急需管用的原则,22个村、社区网格员主动认领网格内重点商户和人流量较大场所,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开展人员摸排、流调工作,在不影响商户正常营业前提下,协助做好人员测温、“扫双码”、环境消杀等常态化防控工作,有力维护重点场所的秩序和安全,真正做到人人参与、人人尽责。
明确分工、形成闭环,筑牢“责任链”。紧盯工作实效,逐级明确责任,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日调度、日部署,统筹发挥派出所、市场监管所、网格员、志愿者等各级组织作用,多方协调、整合力量,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,根据干部职工工作实际安排居民小区、高速路口和隔离点安排重点任务,充分将资源整合在一线、力量汇聚在一线、服务延伸在一线,力促形成完整工作闭环,有效提高防控工作统筹力度与实施效率。全镇22个村、11个社区时刻保持信息畅通,疫情防控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待命,分级分类做好中高风险地区、重点地区人员排查筛查和健康管理,做到重点人员排查到位、管控到位,安全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工作,进一步筑牢疫情防控屏障。
监督检查、从严考评,构筑“导向链”。通过高频次监督检查,倒逼各村、社区、检查点防控责任落实落细,紧盯责任落实不到位、按时不到岗、不规范开展工作、不遵守工作纪律等问题,镇纪委采取明察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,全天候对人员到岗情况、工作完成情况以及是否过度留痕等问题进行检查,发现能立行立改的立即责令整改,情况特殊的按照问题种类反馈并及时研判处理,充分发挥监督检查“指挥棒”作用,为工作取得实效提供制度保障。坚持以督促改,有针对性开展查处问题“回头看”,确保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见成效。(信息员:马小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