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进一步深化东西部劳务协作,充分发挥就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,大通县加强与南京市雨花台区沟通联系,扩大转移就业,提高政策扶持,有力推进劳务协作取得实效。
注重信息发布。积极联系南京市雨花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,搜集江苏省企业用工信息,梳理适合本地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务工岗位。2021年,开展线下招聘活动3次、线上就业援助活动6次,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发布信息20000余条。
强化宣传动员。组织乡镇、社区工作人员及基层就业联络员开展入户“送岗位”活动,通过将《劳务协作岗位信息口袋书》送到脱贫户手中,面对面提醒收看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发布的用工信息,鼓励和引导脱贫劳动力赴东部省份务工就业。2021年,实现赴江苏省转移就业劳动力140人,其中,脱贫劳动力42人。
提高政策扶持。进一步完善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扶持政策,规范专项资金使用管理,实行脱贫劳动力跨省务工,连续就业3个月以上,享受一次性交通补助1000元;脱贫劳动力赴江苏连续务工3个月以上,按每人3000元标准享受生活补贴。截至目前,已对赴江苏省转移就业的42名脱贫劳动力发放交通补助4.2万元。
做实基地认定。进一步做实协作就业帮扶示范基地认定工作,认定青海可可西里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、青海木易春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、青海金娥旅游开发有限公司、大通安和乐刺绣专业合作社4家就业帮扶示范基地,鼓励企业吸纳脱贫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,提高脱贫劳动力劳务收入。(供稿单位: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