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然环境
【地质】大通县的地质构造,按形成的地质年代分为前震旦纪地层,主要分布在达坂山、兰雀山、娘娘山一带,岩层以沉积岩和火成岩遭受不同程度变质的岩系所组成;中震旦纪地层,主要分布在老爷山、牦牛山、小石山等一带,主要是由一些浅变质岩岩石变形的地质构造;晚古生代时期,大通地区处于隆起剥蚀阶段,普遍发生过微弱的褶皱运动,形成玄武岩,沉积的矿产有煤、铁、耐火粘土、石膏等;中生代时期,全境处于隆起剥蚀区;新生代时期,祁连山地整体抬升,使晚中生代沉降带不断扩大,大量接受了第三纪与第四纪沉积。
【气候】大通属大陆性高原气候,气温比较寒冷干燥,春季干旱,夏季凉爽 ,秋短冬长。2019年,年降水总量584.7毫米,年平均气温4.9℃ ,年内无霜期139天。主要自然灾害有霜冻、冰雹、春旱、秋涝、洪水等。
【土壤】土壤类型有高山石质土、高山草甸土、山地棕褐土、黑钙土、栗钙土、潮沙土、垫淤土、沼泽土。川水地区土地肥沃。浅山丘陵地区为黄土,土层较厚,但比较贫瘠。脑山地区多为黑土,土壤养分较多但土质松散易流失。
自然资源
【水资源】大通的水资源较丰富,北川河及其主要支流宝库河、黑林河、东峡河流贯境内。北川河及其支流的河谷两岸茂密的森林植被,成为北川河水系的水源涵养林和地表植被。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.7亿立方米,黑泉水库蓄水量3亿立方米,是西宁市城市用水的主要水源地之一。
【土地资源】大通县土地面积3090平方公里,2018年耕地总面积54447.74公顷。
【森林资源】 大通县林地有984118亩,占总面积的21.16%,牧草地19511000亩占总面积的42.09%,2019年森林覆盖面积43.3%。森林植被以天然乔灌木林为主,主要分布在北川河 及其支流的河谷两岸。河谷地以落叶阔叶林植被带为主,主要乔木有青杨、小叶杨、北京杨、白榆、旱柳等,灌木有中国沙棘、乌柳、水柏柳等。山地以针叶、阔叶和常绿叶林植被带为主。高山以灌丛植被带为主。全县共有乔木、灌木树种119种,百年以上古树有40余株。
在茂密的林海和广阔的草原上,有众多的野生动植物,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、雪豹、黑鹳等6种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马鹿(大鹿)、麝、岩羊、藏原羊(黄羊)、雪鸡等10种。近几年野生动物减少了4类11种。冬虫夏草、黄芪、党参、羌活等珍贵药材有160种。
【矿产资源】大通县以煤、建材等非金属矿产资源为主,目前探明和发现各类矿产30多种,矿产地107处。其中探明有储量资源的矿产为10种,产地30处。储量较大的有煤,储量约1.4亿吨,玻璃用石英岩储量居全国第一,玄武岩保有储量位居全国第三,水泥用石灰岩探明储量居全省第一。金属矿床有14处,非金属矿产计15种。大通最有价值的是非金属矿产和燃料矿产,而目前尚未发现有工业价值的储量大品位高的金属矿产。
【旅游资源】大通位于古丝绸之路南道上,距夏都西宁35公里,北连河西走廊,直达敦煌,西接金银滩草原、原子城,可通青海湖。大通夏季凉爽(比西宁气温低2°c),是全国的避暑胜地。主要旅游景区有国家4A级老爷山景区、国家3A级察汗河景区、鹞子沟景区、娘娘山景区、桥头公园、大通植物园、黑泉水库和奇石、温泉景区。非物质文化及民俗风情旅游资源有广惠寺、会宁寺、明长城、皮影艺术、上治泉清真寺、“六月六”老爷山花儿会、老爷山朝山会、土族纳顿节等。